走在龍泉寶劍廠的青石板上,江湖, 武俠,你會想到什麼?

  • 2019-07-09 14:01:58
  • 1947

       小时候的江湖梦,对仁义之道满是崇拜,也曾向往大漠孤烟、行走天涯,可这样的生活终归是个梦而已。或许将梦想变为现实有些困难,但近距离接触梦想是可以实现的。


0.jpg

▲龙泉宝剑厂景观

  行走在龙泉宝剑厂的青石路上,水池台榭、古代铸剑的场景就在眼前,从铸剑房、磨剑坊、手工铜饰、欧冶庙、论剑亭到古建文化长廊,这些素雅复古的徽派建筑里,千百年传统宝剑的精湛工艺流程被完整重现。


0 (1).jpg

▲龙泉宝剑厂景观

  铸造一把利剑,绝非易事,纯净的铁、冰冷的泉水和磨剑亮石缺一不可。1000多年前,满怀技艺的欧冶子发现了铜和铁的不同之处,于是走遍江南名山大川,寻找真正适合铸造铁剑的宝地。


0 (2).jpg

▲洗铁英

  在缙云以西的边城里,他发现其中蕴藏着晶亮的矿石“铁英”和一种叫做“亮石”的磨剑材料,山中自然生长的花榈木,纹理精美、气味微香,是做剑鞘的最佳选材,秦溪山里刺骨的泉水可淬剑,茂密的森林亦能提供充足的木炭燃料。万事俱备,于是在这里,欧冶子铸造了第一把铁剑,取名“龙渊”,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宝剑之一,被誉为诚信高洁的象征。龙泉也因剑得名,从此闻名后世。


0 (6).jpg

▲龙泉宝剑厂景观

  龙泉宝剑的制作工艺复杂,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过炼、锻、铲、锉、刻花、嵌铜、冷锻、淬火、磨光等28道精密工序。钢坯加热后迅速锻打,反复捶打长条剑坯,历经千锤百炼,一把刚柔并寓的宝剑才塑造成型。宝剑锋从磨砺来,考验的是磨剑人的耐心和细心,传统的手工磨光需要经过多次粗磨、细磨和精磨,直至宝剑寒光逼人。


0 (3).jpg

▲龙泉宝剑厂景观

  正在工作的师傅告诉我们,“一把普通的剑大概要磨制24小时,其间重复相同的动作,同时还得不断观察刀面变化。以前技术不精,觉得很枯燥,常常会伤到自己。磨剑这活儿就得沉得下心,不能有半点儿马虎。”完成制作的龙泉宝剑,通常是全角度手工开刃,刀口非常薄,锋利无比。在磨剑坊旁,有一口边长一米的方井,几卷毛竹浸在水中,师傅常用它测试开刃程度,偶尔游客可以观赏到其挥剑破空的气势。


0 (4).jpg

▲龙泉宝剑厂景观

  龙泉宝剑厂藏龙卧虎,到处都是世代铸剑的老师傅,他们在继承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工艺的同时,不断创新技术,赋予了宝剑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,让龙泉宝剑在市场上大放异彩。游侠弄剑的江湖年代虽已不再,但如今,龙泉宝剑不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习武健身的器具,更是收藏家手中的珍宝雅物。


0 (7).jpg

▲铸剑师傅正在磨剑

  在龙泉,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宝剑,这是一种传统,更是一种情怀。谈起龙泉宝剑,大多数人都能道出自己的见解,用他们的话来说,论剑这事各有千秋,但总有一点是共通的,那就是古往今来,宝剑作为礼器的意义比利器更为重要。人们更看重的是它作为地位与身份、智慧和勇武的象征。


  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,制剑、佩剑、舞剑、礼剑等一系列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剑文化,“古之圣品、至尊至贵”的说法,使宝剑成为馈赠好友的佳品。


0 (5).jpg

▲古人舞剑

  新时代的“刀光剑影”不再是血雨腥风,在龙泉宝剑厂掌门人张叶胜的作品中多了一些对和平的诠释。龙泉宝剑博物馆里,展示着一把精美的瓷纹剑,又名“化剑为犁”,出自张叶胜之手。这把剑不但凝聚了龙泉的文化精髓,还将青瓷艺术与宝剑艺术完美结合,剑柄取材于著名的龙泉哥窑瓷器,剑的冷冽与瓷的温润相得益彰。


0 (8).jpg

▲张叶胜厂长


  在他看来,战争是永不停息的伤痛,刀剑之下,和平化为虚有,他打造此剑正是希望人们能永远牢记战争的残酷,放下矛盾,化剑为犁,精于耕作,繁衍生息,让纷争永远相望于江湖。